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图书馆
 首页  本馆概况  党建工作  馆务公开  规章制度  毕业论文  参考咨询  下载中心  读书节专栏  馆藏资源  图书捐赠 
图书馆 更多>>
资源动态:纬度悟源科... 11-01
关于图书管理系统服务... 10-31
资源动态:数图说库 | ... 10-25
资源动态:文泉学堂知... 10-21
资源动态:元阅读精品... 10-21
资源动态:智课教育云... 10-18
资源动态:研图学堂学... 10-18
资源动态:新华查重系... 09-25
资源动态:新华网鸿儒A... 09-25
资源动态:高校考研精... 09-11
资源动态:知心心理资... 09-10
20240718关于调整图书... 07-18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理论天地>>正文
刘院长在第三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1-06-29 00:00 admin      (点击:)
面对新形势 立足新起点
为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衡阳师范学院三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院长 刘沛林
(2011年4月9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院行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0年的工作回顾
2010年是学院“十一五”发展的收官之年,是实现学院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学院党委、行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为根本,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为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一年来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㈠ 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1.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院党委坚持以“推进教育改革、服务教育强省、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教职工党员“教书育人做楷模、服务发展当先锋”活动、学生党员“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活动紧密结合,在全院上下形成了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的良好风尚,涌现了一大批争创先进、争当优秀的集体和个人。
2.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全院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学习制度,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2010年9月学院党委被省委教育工委确立为“湖南省高校党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12月被湖南省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和湖南省委宣传部确立为全省“党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
3.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院党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历次全会精神,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开展党纪党风教育,成效显著。年内学院被省纪委、市纪委分别评为全省反腐倡廉先进单位、全市反腐倡廉先进单位。
4.大力推进宣传教育工作。一是丰富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年内邀请了省委宣传部李黎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来我院作报告;举办了“石鼓书院大讲坛•书院寻道”讲座;举行了张亮、周玉两位同学喜获广州亚运会“两金一银”表彰大会,做好了相关的校内外宣传报道工作。二是加大外宣工作力度。年内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有关我院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文章、消息达160余篇(条),其中国家级(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网)9篇,省级(湖南日报、湖南教育在线、湖南教育网)72篇。三是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主体性校园文化活动模式,促进大学生“自助式”成长》等50个项目被确定为201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精品建设项目。依托大型LED电子屏,精心组织和统筹安排,校园文化生活有生气、有亮点。年内成功举办了2010年湖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会年会。
5.全面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以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思想教育、励志教育和创业教育等为主题,广泛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成绩突出。学院新农村建设“寸草心”计划被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湖南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给予高度评价,并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连续第十一次受到团省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的表彰。学生工作处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首届辅导员工作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㈡ 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成功举办衡阳师范学院第六届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两年来教学工作的主要成绩、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想,提出了学院今后2-3年内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及落实任务的相关措施。
2.质量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年内1人获湖南省第五届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省级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翻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田径教研室和经济学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室。4个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新建院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个,祁阳县第四中学和衡阳市第三中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实习基地。成功申报了商务英语、物流管理、学前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新专业。电子商务和生物科学等2个本科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办学水平评估。制订了学院“十二五”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
3.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年新增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项,全院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47篇,其中A类1篇,核心16篇,被CSSCI收录2篇。19篇论文获省级各类学术专业学会奖,共主编、参编教材25部。
4.教学质量监控不断完善。年内出台并实施了教师教学工作警示制度,完善了院系两级督导团听课、评课制度。
5.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步入正轨。年内完成了《衡阳师范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初稿)和《衡阳师范学院建设绿色大学工作方案》的编制工作。
6.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年内在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5项,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组团参加湖南省动感地带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2个项目入围湖南省400强;在衡阳市第四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12个项目获2010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试验计划省级项目立项。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湖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三等奖1项;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三等奖1项;“中华颂•2010经典诵读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一等奖2项、最佳组织单位奖1项。在广州亚运会上,我院2名体育系学生取得了“二金一银”的骄人成绩;省大运会战绩辉煌,共获得5金、4银、2铜。刘莎莎同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年有49名学生通过考试被录用为选调生;有53名毕业生被选聘到基层任村官;考取研究生358人,比上年增加51人。
㈢ 科研和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
1.国家级项目立项创历史新高。全年成功申报201项各级各类课题,其中国家课题5项(含从校外转入1项)、教育部课题9项、省级课题46项,国家级项目立项数创历年之最。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被全国社科规划办审核评定为优秀。
2.科研成果获奖有新的成绩。全年共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0项,其中“全国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览”提名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社科成果奖2项;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项;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奖1项。1人荣获“湖南省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3.科研成果数量、质量稳中有升。全年出版学术著作11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2篇,其中外文45篇(SCI源刊40篇),一级10篇,A类70篇;论文成果反响共计227篇;发表作品共计2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实用新型)共14项。
4.学术交流氛围日趋浓厚。年内共承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4场;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32场;成功举办院第十一届学术活动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喜摘“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桂冠,并荣获教育部科技司“第三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其中“船山研究”获“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和“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
5.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铅锌冶化与新材料”产学研基地入选湖南省教育厅第三批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省级“功能金属有机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积极推进;圆满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人文地理学等3个“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验收工作,其中,人文地理学学科建设被评为优秀;开展了重点学科、平台的年度检查工作;完成了《衡阳师范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
㈣ 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
1.“双百工程”有序推进。全年引进博士15人,全院现有博士92人(已毕业59人,在读33人);年内通过正高评审11人,现有教授86人(含返聘6人),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2.“英才支持计划”正式启动。出台了《衡阳师范学院“英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经过严格的考核评选,确定汪新文、任美衡2位博士作为支持对象进行重点培养。
3.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年内评选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人,选拔院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2人。
4.管理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年内顺利完成了升本以来第三轮干部竞争上岗工作,147人被选拔任用到各级领导岗位。干部队伍逐步实现了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
㈤ 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
1.规范经济运行。强化财务管理,确保资金运行有序。学院科学统筹,合理安排,严格管理,高效运作,从经费支持上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开展内部审计,促进部门降本增效。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 50项,审计金额达9429.93万元。
2.规范权力运行。年内开展了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专项活动,权利运行制度汇编工作得到市纪委高度肯定。加强了物资采购、人事分配、招生、干部选拔任用等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的规范和监控,进一步巩固了学院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加强制度建设,年内新出台了《衡阳师范学院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衡阳师范学院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10余项,为学院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健全民主监督。学院通过双代会、各种座谈会、公文、媒体、校务公开栏、书记院长信箱等各种渠道广泛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并注重校务公开工作向学院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延伸,民主监督不断健全,民主治校不断推进。年内开展了校务公开工作检查,评出了校务公开先进单位6个。
4.强化统筹协调机制。为对接政府各部门部署的工作,加强了校内的统筹协调。年内出色地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2010年国家、省级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衡阳市城市建设与管理“三大工程”的部署,并且初见成效。
㈥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1.财力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实现省、市级财政拨款7737.74万元(含南岳学院拨款331.10万),比上年增加了522.31万元。首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800万元。全年预算收入20200万元,实际完成收入22000万元(含南岳学院上交5000万元),收入创历年新高。
2.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完成了逸夫美术楼、外语教学楼、两栋学生公寓等新建基建项目及近30个大型维修项目。完成了理科教学楼、幼儿园等系列项目的立项工作。积极配合完成了衡阳市体育中心建设的扫尾工作。
3.仪器设备进一步改善。全年采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计73批次,采购金额1426万元;验收登计入库设备1096台件,验收入库家具2260台件,按规定报废设备480台件,维修各类仪器2046台件。
4.图书资料进一步改善。全年共投入200多万元添置纸质图书、中英文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在东校区建立了电子阅览室,西校区电子阅览室正常开放。开展了“读者服务宣传月”活动。
㈦ 办学效益进一步提升
1.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在考生人数下降的形势下,全力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年内学院本部完成招生计划3150名,实际录取3128名考生,比上年净增87人,报到人数为3006人,报到率为96.10%,创历年来报到率新高。独立学院面向湖南、海南、重庆等12省市安排招生计划1723个,共录取新生1725人,比上年净增16人,超额完成全年招生任务。成人高考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共招收学生2257人,比上年净增125人。精心组织,高效管理,圆满有序完成了2010届108名自考学生的离校工作。
2.努力拓宽办学途径。学院全力争取、积极举办“国培”、“省培”项目。年内顺利完成初中思想品德、生物国培项目短期集中培训和置换脱产研修,参训教师363人。顺利完成9个项目的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参训教师812人,实现了社会、学院、系部多赢。
3.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年内组织教育代表团赴美国、加拿大高校进行访问,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签订了两校合作协议;与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就双方加强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商讨;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签订了两校理解备忘录。
4.统筹学院各项资源。学院职能部门和相关系部以学校大局为重,努力克服搬迁的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美术系、外语系的搬迁工作。出台了《衡阳师范学院周转房管理办法》,加强了公房管理,缓解了2010年新进博士的住房困难。加强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西校区投入近100万元,新建和改造多媒体教室20套,并新建多媒体教室控制中心。启动了校园网英文网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调整了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选配,充分发挥期刊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启动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为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成立了校友联络办公室,按照政策规定,开展了一系列程序性申报工作和筹建工作。
㈧ 民生工程进一步落实
1.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拓展就业创业渠道,大力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力促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2.08﹪。学院在全省大学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评估中获得“优秀单位”称号。
2.高度重视贫困生支助工作。学院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共为2700余名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1350余万元,取得历史新突破。为60余名新生入学开通了“绿色通道”;发放院内奖学金100余万元;为500余名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继续争取美国英语学会“动力”奖学金项目支持,年内资助我院7名在校贫困大学生共计14万元人民币。通过多项措施并举,确保无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年内学院获湖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3.尽心尽力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学院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完成了西校区燃气设备改造工程、东校区家属区系列球场工程、东西校区落水管维修工程、东校区塑胶球场工程及教职工健身设备添置。积极谋划,启动“住房团购”工程,努力解决广大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住房需求上的后顾之忧。
4.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从2010年9月份起,在职教职工交通、误餐费补助统一按每人每月140元的标准发放。年度教职工绩效津贴在上年增加5%的基础上再增加9%,离退休老同志生活津补贴在原有基础上提高9%,两项合计增加教职工福利支出436万元。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房改房货币化分配原则,给教职员工发放房改货币补贴464万元。
5.努力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后勤服务着力于为全院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坚持食品安全第一,保障师生健康。不求收益,保障食堂价格相对稳定。注重经常维护与及时抢修,保障水电气的正常供应。
㈨ 独立学院发展进一步加快
1.迎评促建工作成绩突出。全面启动了南岳学院评建工作,并以此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年内南岳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在全省独立学院专业建设情况专项检查暨系级教学工作评估中,南岳学院专业建设成绩突出,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积极做好资产过户的前期准备工作,为确保2012年迎接办学条件合格验收奠定基础。
2.专业、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年内成功申报并开办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筹建了南岳学院专任师资队伍;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研室1个,省级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人。
3.人才培养已见成效。年内在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中立项4项,在湖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个人专业组二等奖,在湖南省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省级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8项,在全国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8项,1人在“第三届全国校园艺术节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金奖。年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0.22%。
4.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院全年收入7472.86万元(其中教育事业收入7121.49万元),比2009年增加1368.68万元(其中教育事业收入增加1322.49万元),增长22.42%(其中教育事业收入增长22.81%),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较好的财力保障。
㈩ 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推进
1.创建平安校园。一是加强了校园流动人员清查工作,先后4次开展校园综合整治及校园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二是加大了各类刑事案件的侦查、打击、处理力度。全年共破获6起案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2人,挽回经济损失8万余元。三是完善了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年内较好地处理了校园安全事件11起。四是整治了校园周边环境。2010年在全省综治工作年度考核中,我院综治工作获得检查组一致好评。
2.创建“模范职工之家”。年内学院工会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模范职工之家”光荣称号;学院工会被湖南省总工会授予2005-2009年全省女职工建功立业“百优女职工集体”;获得省教育工会直属基层工会先进单位和财务工作一等奖。
3.创建离退休老同志“幸福之家”。学院高度重视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各项政策的落实,做好服务工作,努力创造条件让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和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领军人才培育有待加强;学科整体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办学条件建设任务依然艰巨。这些都是我们今后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形势和未来五年的任务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明确了未来几年内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我们以此为指导,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才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提高对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决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对高等教育支持政策的调整,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激烈竞争形势,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办高层次大学的自身差距,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变压力为动力。
“十二五”期间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目标,我们要着力建设“八大工程”:
建立特色鲜明、文理工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交叉融合、成果突出的科研创新体系;建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具有世界眼光、互惠双赢的开放性办学体系;建立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学校持续发展软实力,重在大学文化培育和大学精神塑造;建设功能齐全、绿色环保、安定有序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三、2011年的主要工作
2011年学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立足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为主线,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办学条件建设,为实现学院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㈠ 突出高素质人才培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改革教育观念。以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树立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观念;以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性,树立加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观念;以体现个性化教育思想,树立因材施教、多规格、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努力让我们所有的工作,离学生的愿望更近一些,让学生的愿望离社会的需求更近一些。
2.改革教学内容。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品位和课程层次;确立公共基础课教学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上,进一步提供“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打通、整合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专业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开设跨系、跨专业的选修课程,拓宽个性培养平台。依托“质量工程”项目,大力推进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建设,着力打造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重点,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将“精讲、自学、指导、讨论、启发”等要素融入其中,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创新和实践,建立起符合学生现代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要重视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要重视课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合理设计学分,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构建以实验、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设计以及各种学科竞赛为主线的系统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一系一赛、一系一品”实践教学活动。
5.优化教学运行。实行校、系两级管理体制,逐步分解教学管理权限,发挥系部及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系部及教研室在教学改革和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好教学管理的规范性、民主性与基层创造性的关系。
6.改革教学管理。要充分利用即将启动建设的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弹性学制;进一步完善选课制,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和选择机会,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爱好、发挥学生的特长。随着合作办学的不断推进,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出境、出国学习,扩大国际视野。
7.加强教学研究。要通过制度设定和政策引导,鼓励教师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尤其是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材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
8.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质量监控与评价要全方位支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制度环境。稳步推进教师教学工作末位警示制,积极开展院级教学督导课堂集中点评活动。
9.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要实施大德育工程,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既管教又管导,把思想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实施幸福德育工程,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与发展而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而教育,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㈡ 突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引进和培养方式改革
实现办高层次大学目标,需要有高水平人才队伍作支撑,这要求我们人才队伍建设要适时地调整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一是再给一把力,年内实现“双百工程”目标。二是继续大力推进“英才支持计划”。三是要突出优秀团队建设。坚持以学科学术梯队为主线,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和汇聚一批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形成高层次优秀人才群体和高水平创新教学团队。四是构建校际优秀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招才引智”。五是改革用人观念,广泛网络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六是加大教师外出培训力度,培养具有世界目光的优秀人才。七是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八是优化用人环境,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㈢ 突出高层次科研水平,推进科研管理和服务改革
1.整合学科优势,提升科研水平。要进一步确立学科龙头地位,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统筹规划,促进学科建设有序发展。一是凝练学科方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方向,培育特色学科。二是发展优势学科。根据学科发展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实力和学科基础,确定学科发展的优先领域,集中资源重点建设优势学科。三是建设学科队伍。要努力建设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学科队伍,承担高级别科研项目、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
2.发挥学术领军人物的作用,提升科研水平。要发挥学术领军人物在科研中的领头雁作用,促使科学研究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个人奋斗”走向“团队合作”,从而去攻克更高的科研项目,实现有更优的科研成果。
3.充分利用基地平台资源,提升科研水平。一是要利用现有的研究基地、实验室和其他科研平台,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成果生产和转换,使产学研一体化有实质性进展。二是要构筑新的科研平台。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构筑并建设好更多更新的科研机构与科研平台,如市情对策研究室、南岳发展研究中心等。三是要创新科研平台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提高科研服务水平。
4.开展对外合作,提升科研水平。一是与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建立互信共赢的平台,加强科研交流与合作。既要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也要向境外和国外高校派出优秀的教师进行访学和接受培训,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措施提高学术修养,增强科研实力。二是要尽可能举办和参加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掌握各学科专业领域的科研前沿信息,并扩大对外科研影响力。年内组织好学院科研工作会议。三是加大对学报的扶持力度,以学报为平台,加强与外界的学术交流。
5.创新激励机制,提升科研水平。一是强化管理和服务激励。要在计划指标设置、管理条件和管理方法制定及监督实施等方面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管理和服务激励的重点在于“三抓”:抓项目,重在档次;抓成果,重在质量;抓服务,重在效能。二是强化奖励和目标激励。要创建合理的奖酬分配体制和公平环境,激励科研人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最大化地追求科研效益;要通过明确的、阶段性的、可检验和可衡量的目标制定,增强研究人员的使命感,并转化为个人的研究行为。
㈣ 突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1.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程序,理顺决策机制。
2.探索教授治学。探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坚持和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改革、发展和管理中的审议、评议、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通过学术组织作用的发挥,集中广大教师的智慧,与管理团队一起开展工作,促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完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组织以及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教授以及离退休老同志的参政议政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最大可能地推动学院事业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校务公开等形式,公开办事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尊重教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决策权,使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群众、经得起实践、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4.健全体制机制。学校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有科学的体制机制作保障。一是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实行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建立权责分明、运转协调、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使教学系(院)成为责权利统一的办学实体。二是推进岗位目标管理。实行以岗位设置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教职工聘任制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定岗定编,严格岗位分级,实行目标管理。三是进一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责任体系、加强责任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四是完善和强化统筹协调机制。要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建设效益为目标,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校内人、财、物的合理调配;要开源节流,争资跑项,科学规划,合理化债,确保学院正常运行;要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管理好体育中心;加强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友好合作,利用好校外资源;要积极筹备申请成立校友会,建设校园网络平台和学校英文网站,加强交流与对外宣传,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推动二本、三本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积极引导独立学院实现科学发展,重视和加强独立学院评建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2012年教育部检查评估。在推动全日制本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办好继续教育,着力打造“国培”和“省培”品牌。
㈤ 突出现代大学校园建设,推进办学基础条件改善
1.高起点规划。校园建设要瞄准一流水平,长远规划,分步建设。要树立整体和谐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做到统筹兼顾和相互协调,以绿色大学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基本要求,妥善处理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休闲、运动健身以及师生日常生活所需等问题。
2.高质量建设。年内要按质按时建好外语楼等工程项目、启动理科楼建设,逐步实现二本办学整体搬迁。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实际需要,科学统筹,加强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建设,实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快速升级。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财力条件,强化人文景观建设,绿化、亮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完成绿色大学建设的初步规划。
3.高要求管理。优美的大学校园一方面取决于建设,另一方面更取决于管理。我们要把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纳入到管理范围,要建章立制,确保校园整洁,确保校园有序,确保校园公物得到合理使用和保护。
㈥ 突出高品位大学文化建设,推进全面育人环境改善
1.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一是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凝练和丰富具有师院特色的大学精神。二是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建设承载大学文化的人文景观,通过标志性建筑、特别景观命名以及校园宣传橱窗和板报的设立,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彰显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和共同审美情趣。
2.加大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抓住典礼、表彰大会、学术讲座、报告会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宣传学术思想、广泛宣传好人好事和名人名师,积极弘扬正气和主旋律。
3.加大校园文化的引导力度。一是要引导教师崇尚学术研究,崇尚科学精神,培养高尚的学术品德;二是要以学生活动为核心,以学生社团为组织,以各类文化活动为平台,引导学生勤学审问、慎思笃行,培养良好的校园学术文化、科技文化和艺术文化氛围。
㈦ 突出民生工程建设,推进民生进一步改善
1.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程。首先,完善就业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推进就业。继续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任务分解、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挂钩,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就业工作体系。其次,完善就业服务,帮助学生充分就业。重点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帮助学生充分就业。第三,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就业。要通过开展课堂教育和系列讲座等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就业与创业意识教育。
2.完善学生资助工程。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补、减、奖、勤、贷、助”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二是要增强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意识,逐步实现从无偿资助向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相结合的转变。三是要创新资助模式,把学校资助与社会资助结合起来,把经济资助与学生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结合起来,实行全方位的资助模式。四是完善制度约束,拓展服务平台。在目前个人诚信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努力提高资助成效。
3.全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一是努力为民多办实事。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改善人居环境,修建便民设施,让师生员工得到实惠。二是关心关爱师生员工。强化互信、互爱、互助教育,营造尊老爱幼氛围,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服务,创建优秀单位;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建设“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启动水电智能化项目建设,创建资源节约型校园;加强图书档案建设、管理,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建设平安校园。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危机防范措施;确保食品卫生和价格稳定;净化网络环境,健全公共安全事件报告和预警机制,创建平安校园。
㈧ 突出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
1.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发挥党委统领全局的作用。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洁型领导班子,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破解学校发展与体制机制滞后的矛盾、学校发展与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矛盾、学校发展与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的矛盾、学校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学校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矛盾等,领导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和二级中心组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3.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着力加强干部教育,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和工会的监督职能,加大对学校重大决策、大额资金使用、招生工作、人事安排等方面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4.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要隆重开展建党90周年庆典活动,以“创先争优做表率,立足岗位作奉献”为主题,广泛开展系列宣传、教育和庆祝活动,激发全院师生员工爱党、爱国、爱校的热情,促进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成果显著;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携手拼搏,努力实现学院发展新跨越!
关闭窗口
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衡阳师范学院
馆办电话:(0734)8484942 馆长信箱:tsg@hynu.edu.cn
   版权所有:衡阳师范学院图书与档案馆 通讯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邮政编码:421002

网站总访问数量: